开始。

【戏爷吐糟】论词作有所为有所不为之反面例子——《息兮》

戏说古风:

作曲——触动人心
演唱——各有千秋(慕寒版、东篱版、等等)
填词——惨不忍睹

  说起写歌,依法一般是先词后曲,不过近年古风填词翻唱大热,先曲后词的情况倒也常见。《息兮》这首歌就是其一,但这词写得实在无力吐糟,且听我细细道来。

  先看此歌阵容与歌词(歌词在下),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,并不知道此歌背后诸多纷争,也不知是填词翻唱。只记得那时,副歌一出,人已经笑到翻滚在地,也不知是该骂词作,还是该骂曲作,于是乎去查了一下,才知原曲本来是纯音乐。

  纯音乐配词,一向不是高明之举,好听的纯音乐,未必就是配词的首选。古典音乐好几个世纪下来,也就一首《万福玛利亚》在这方面有点成就。首先,《息兮》的原曲《归雁》是首极清灵的钢琴曲,旋律唯美动人,绝对是首佳作,这里给原曲作赞一个,也为原曲作捏一把泪……

  好好一首曲子,怎的就摊上这么一篇词。

  首先咱不说别的,就说这“息兮”二字,一句话总结:从歌名败笔到最后一个字。

  先说字义,“息”是一字多义,按歌词内容来说,这里应该是“气息”之意,所以歌题翻译成白话就是“气啊”……这是窝了一肠子气无屁可放的感叹?

  再说“兮”字,一看这个字,便知又是一篇仿辞体之作,而且十有八九是一篇东施效颦的四不像。看一眼《息兮》歌词,果真如此。如今世人文学修养都是被狗啃了么,谁用助词当韵脚啊!跟某小伙伴说起这事儿时,她说,可是《楚辞》里也有很多兮字为尾的句子啊。

  我说,你语文是用脚丫子读的么?

  一句的最后一个字,不一定是韵脚。《楚辞》中以“兮”为尾之句,皆非韵脚。“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”难道忆也是韵脚了?

  现代汉语来说,好罢,兮和息确实押韵,但这xi音并不是歌曲韵脚上好之选,舌平而腔扁,唱时发音不如其他声和韵。这也算了,还要每句都这个音作尾,刺耳且难听,半首歌下来感觉谁往耳朵里吐了半天口水。

  对于这首歌里对这两个字的错误运用,我可以直直吐糟三天三夜不重复的,还是暂且按下不说了罢。来说歌词内容,粗暴地横扫一下歌词,不难看出这是一篇处处堆砌之词。用词华美,但毫无布局与章法可言,通篇不知所云不知所谓,乃古风歌中常见通病,这就不逐句吐糟了。辞体、格律诗体、现代白话体混杂,不伦不类,也是常见之误。而且“息兮”二字过分喧宾夺主,听完歌词里就记得谁嘻嘻傻笑了半天。副歌开始虽然脱离“息兮”而该用阳韵,但其中另有致命伤:叠字。

  副歌里那些叠字……就是当时让我笑到滚在地上之根源。

  当时我深切感受到别人常说的四个字:无力吐糟。

  再来四个字:不忍直视。

  先容我泡杯茶冷静一下。

  ……

  关于叠字的运用,在此容我举一个颇为有才、运用得当的例子——老妖的《琴师》。

  《琴师》里的副歌,有“月光常常常常照故里”与“路途长长长长到故里”两句,这里无论是歌词内容、字词音韵,还是旋律编排,都可谓拍案一绝的。论内容,这两处的叠字都不是常规用法,但是贴切非常,可谓画龙点睛之笔,几乎让人落泪。常、长同声同韵,又是神来一笔。论旋律,这两句旋律婉转多变,配合叠字,简直天衣无缝,无可挑剔。#论如何正确使用叠字#

  再回来看《息兮》。

  第一次出现叠字,是副歌第一句。这个“浅浅浅浅”的用意究竟何在?!浅那么多次坑都变深了好么?“断断断”和“倾倾倾”也是多余至极。再说旋律,如果是普通的一首作曲,这时候我该骂死曲作了;不过这是一首填词作品,所以,词作此处的失误想赖都赖不掉。

  作曲里有一种说法,事不过三。同样的东西,是不能重复做的。既然是按曲写词,曲子里本来这几句已经是重复的音,词就绝对不该用叠字,这是常识。按内容来说,此处也不是非用叠字不可,词作这是没听过原曲还是那天智商君离家出走了?

  猷记那天,第一次听此歌,副歌一出,我还以为我电脑卡了。

  (然后反应过来竟然是叠字,当场笑趴下。)

  后面那个“夜夜夜”……我就不说什么了。噢耶。唉。

  最后放上链接,各位体会下罢。还好此歌比较有名几个版本,演唱歌手都很赞,基本上是一首靠歌基扛着的败笔做,个人偏爱东篱版本多些。不过!原曲《归雁》极美,不听枉为人,极力推荐!推荐指数满星!

  《息兮》推荐指数:做人何苦为难自己。


《息兮》东篱版:https://www.xiami.com/song/1771155887
《息兮》慕寒版: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8957146/sound/2530098
原曲《归雁》月吟诗:https://5sing.kugou.com/yc/1931759.html

  

评论
热度 ( 14 )

© 春生林寒 | Powered by LOFTER